宋刻元明递修公文纸印本《国语补音三卷》

 

 

  国语补音三卷,(宋)宋庠撰,宋刻元明递修公文纸印本。 该本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编号:07100。三册。匡高21.5厘米,广15.5厘米。半页十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上黑口,四周双边,双黑鱼尾。

  宋庠(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改名庠,字公序,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徙至开封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其弟是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天圣二年(1024年)状元及第,累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致仕。卒年七十一,谥号元献。宋庠与弟宋祁时称“二宋”。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纪年通谱》、《掖垣从志》等。

    《国语》记述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的历史,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成书以来,东汉郑众贾逵,魏晋王肃唐固虞翻韦昭、孔晁等为之作注。唐宋以来,各家之注多亡佚。北宋时,宋庠曾整理《国语》及韦昭《国语解》,并作《国语补音》三卷。其版本情况在《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中著录有十九种,《中国善本书目》著录有十三种,还有四种日本版本。关于《国语补音》的版本系统大体分为刻本与抄本。吉林省图书馆所藏三卷《国语补音》是宋刻元明递修公文纸印本。

  公文纸印本,也称公牍纸本、文牍纸本、官册纸本等,是古人刻印在废弃官府公文档册背面的一种版本类型。公文纸印本具有古籍刻本内容和原始文献内容的双重史料价值和版本价值。现存的公文纸印本最早为宋代,元明时期相对较多,清代很少见。据统计,传世公文纸本文献的数量在一百三十八种以上。其蕴含的数量和价值之大堪称继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黑水城文献之后的又一大历史文献。

  本馆所藏《国语补音》三卷,公文纸原有内容较为完整,字体清晰,细小较方正,多见“典册”字样等,官印印迹清晰甚至浸透背面及邻页。公文纸背面刊刻的《国语补音》,字体浑厚大小不等,笔画较粗重。钤有“吴同远印”白文方印、“公望”朱文方印、“盱眙吴氏望三益斋藏书之印”朱文方印、“椒华吟舫”朱文方印、“大兴朱氏竹君藏书之印”朱文长方印、“朱印锡庚”白文方印等。

友情链接:中国古籍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