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动态
感受民乐脉动 敲击文化旋律——吉林省图书馆“文化吉林讲坛”第239期记
1.jpg
2.jpg
3.jpg
4.jpg

   7月29日上午9点30分,省图负一层多功能厅的文化吉林讲坛活动现场飘扬着一串串节奏明快、动感十足的音符。这些敲击之声时而激昂向上,催人奋进;时而灵动跳跃,引人遐思。一场特殊的“音乐之旅”随着一段空灵悦耳的木琴演奏拉开了帷幕。

  本次讲座的题目《朱弦玉磬韵难知——从鸣钟食鼎到雅俗共赏的民族打击乐》出自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河中杨少尹赠答兼命继声》诗朱弦玉磬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其中就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通过吉林省交响乐团王立成、张雪松、林小雅、姜严四位老师的讲述,读者了解到打击乐起源于原始人敲击木石发出的声音,最初多用于狩猎或战争。但随着文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在青铜时代实现了礼乐合一,形制、功能和演奏技巧方面都迈上了更高的台阶。至汉唐明清时期,强盛的国力决定了中华民族的音乐风格正音雅乐、大气磅礴。鸣钟食鼎、黄钟大吕,处于封建社会顶端的统治者们对于编钟、鼓乐之类音域宽广、气势雄浑的大型打击乐器尤其偏爱,甚至按照爵位制定了严格的使用规定。到了近代,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曾经专属于帝王将相们的民族打击乐器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与流入中国的西洋打击乐器一同在中国扎根、生长,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音乐殿堂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尤其是民族打击乐,虽然也曾经在动荡年代历经衰颓,但从未断绝。如今乘着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东风,在各地政府的政策帮扶和指导下,大量曾经散佚民间的传统打击乐器、乐谱、演奏技巧等不断被赤诚的艺术工作者们搜集、挖掘和整理。经过多年努力,独属于本民族的打击乐演奏开始在舞台上重现光华。

  除了背景和乐理知识介绍,四位老师还进行了即兴表演。小到巴掌大的三角铁,大到近一人高的传统大鼓,既有民间常见的锣鼓歘,也有马林巴、架子鼓之类的西洋乐器。老师们的演奏技巧娴熟,敲击琴键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灵动悦耳,擂动鼓面时如天雷隆隆作响,扣人心弦。台上的人声情并茂,台下的人兴致勃勃。整场讲座高潮迭起,其乐融融。讲座步入尾声时,王立成老师亲自现场演奏了一段经典鼓乐,激昂奋进的铿锵之音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最后的互动环节,在王老师的巧妙指挥下,四位可爱的小朋友手持乐器和鼓槌,伴着现场观众有节奏的拍击声和跺脚声,所有人一起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现场打击乐合奏,宾主尽欢。讲座结束后,读者们仍然恋恋不舍,或是包围着老师咨询交谈,或是好奇的观赏现场摆放的多种乐器。大家纷纷表示“没听够、没看够”,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接触更多乐器、乐理知识及其背后的演奏者们。

  从鸣钟食鼎到雅俗共赏,感受民族音乐的脉动,我们的民族打击乐正在昂首阔步迈向新时代的春天。在今后的讲座中,省图书馆将引入更多艺术工作者及其专精擅长的音乐和乐器,力争为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视听体验、更多元的知识领域。期待更多读者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