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辰源,公共服务处处长冯长国,吉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吉林省图书馆馆长张勇,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鞠焕文,吉林省18家古籍保护单位主管领导及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吉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吴爱云主持。
张勇馆长详细介绍了“见字如面——吉林省图书馆藏稿抄校本珍籍展”的基本情况与吉林省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内容,他表示吉林省图书馆多年来坚持探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重点挖掘具有吉林元素、馆藏特色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融合,为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书写新的篇章!
鞠焕文副院长作为读者代表从贡献中国智慧的角度结合自己工作中使用古籍的经验,肯定了古籍数字化在古籍利用、保护和传承的意义,他认为,吉林省图书馆古籍资源库的发布使古籍的使用更广泛、更深远,不仅方便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利用,国外学者也可方便获取资源,其次普通民众也能更方便地接触古籍,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张辰源副厅长指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传统文化专题展、古籍数字资源开放共享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古籍保护工作的影响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开创我省古籍保护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见字如面——吉林省图书馆藏稿抄校本珍籍展”,共展出105册(件)馆藏珍品,包含版本珍稀、校勘精湛、抄写精美的稿本、手札、批校题跋本、四库全书和抄本,全面展示了馆藏稿抄校本的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展览布局将传统文物展陈与现代科技手段相融合,拓展了观众感知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展览的传播力、表现力和感染力。
吉林省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集中展示了馆藏古籍数字化资源86种804册205711页,其中48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平台中的古籍资源可实现全文检索,繁简字转换以及文字的复制、粘贴、检索等功能,读者可通过互联网免费阅览和使用发布的数字化古籍资源,通过古籍图像和OCR识别文字相对照的浏览方式,提高对古籍阅读和研究的效率,既面向专家学者和古籍从业人员提供专业服务,也可以满足更广泛的大众需求,极大的满足读者阅览的便捷性。
2024年吉林省古籍工作座谈会在吉林省图书馆无纸化会议室举行,18家吉林省古籍保护单位的参会代表立足各单位实际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冯长国处长总结了我省古籍保护工作现状,针对下一步工作从古籍抢救保护、人才培养、古籍数字化、宣传推广提出四个工作计划,四个计划相互支撑,有效推动了我省古籍保护工作的传承与发展。张勇馆长强调各古籍保护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有效地推进古籍保护工作,使我省古籍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迈上更高台阶。